English

服装是流动的街景

1998-09-17 来源:光明日报 沈卫星 我有话说

最近,在北京举行的《世界时装之苑—ELLE》杂志创刊十周年回顾座谈会上,作为文化人,余秋雨被邀请讲话仍离不开文化——从服装谈到文化。

他说,1985年我去新加坡讲学,我的一位学生说带我去街上看看中国内地人。我想,新加坡人大都是华人,从肤色到个头应该同中国人不会有两样,为什么非要看中国内地人呢。但真走到大街上,经朋友指点,才发现真有不同,这不同就在于服装。那种落后的款式,那样令人尴尬的不合身,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内地来的各种代表团,给人印象非常突出。何况,我确信服装能影响人的举止,可以想见,穿着这种服装的人能变得优雅起来吗?

当心态处于不正常时,人会变得很敏感。作为来自故乡的人,看到同胞被如此指出,使我开始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即中国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走在世界上,或者说出现在21世纪。其实,我国对于服饰美有很悠久的传统,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《离骚》中,一开始就描写自己漂亮的衣着,并且写到这是与他美好的心灵是一致的,诗人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豪。但一段时期来,我们在这方面失落了很多美好的东西。

前不久,我到东南亚去,看到电视里播出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衣着很有品位,我和海外华人为此都感到很自豪。

《世界时装之苑——ELLE》不仅介绍漂亮的时装,更重要的是它正在完成着一种文化使命。当这本杂志的读者们穿着杂志上介绍的服装走在街上,就成为流动着的刊物。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对服饰的观念有了改变,这本杂志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。“文革”期间,人们头脑中的时尚观念是一种小范围、无序、可怜的小时尚。比如,一个女工穿了一件款式新颖的衣服,厂里的其他小姐妹就会模仿她,而现在,时尚已成为社会公认的文化行为,形成了文明的控制,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引导。文化何苦太清高,脱离文化转型期的文化人力求与世俗划清界限,保持清高,他们认为文化人不应太注意服装,否则就接受不了。但我认为,文化如果离开了生命质量,离开了人内在的体面和外在的体面,就缺少了整体道义感。

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街景,那么服装就是流动的街景。人体可以形成流动的景观与现代化的建筑景观相呼应,最终形成美丽的风景。温饱不是终极目标,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美重新寻找回来,因此,投身于时尚的文化人应得到鼓励,这不是小题大作,而是大题小作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